王博|文
上海社科院在读博士生
据2月29日公布的《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截至2015年末,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.27万人,相比2014年末减少10.41万人。其中,户籍常住人口1433.62万人,外来常住人口981.65万人,外来常住人口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占比下降了0.5%。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在连续增长15年之后,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。
这一转变让习惯于看到上海人口数量一直增长的人们,一时不能理解,并觉得与自己感受到的情况不符,甚至有人发出了是否有统计错误的疑问。更有人提出人口数量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,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,上海市的人口怎能说降就降?那么,人口数量下降真的是偶然或者错误吗?如果不是,又是哪些因素带来了这样巨大的转变?这样的转变会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?
本次统计数据较为可靠
一般情况下,统计局所发布的数据由两部分构成——附有权重指标的计算公式和原始数据。我国对于计算公式的采信与使用有严格要求,计算公式需要符合相应的经济原理,其中的权重指标,每五年根据需要调整一次。期间所有统计结果,都需要接受不同级别统计机构多重校验,所以计算公式的使用一般不会有问题。
上海市统计局所采用的原始数据,一般有三个来源。第一类为普查类数据,比如历次人口普查。这类普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,工作细致,所得到的结果也较为准确。第二类为部门类数据,一般通过税务部门、电力部门等间接得到想要考察的数据。第三类是统计局自行调查,或者由被调查者自行申报的方式获得的数据,后者受制于被调查者对真实情况的误判或隐瞒,会有所误差。据笔者了解,上海市的行政机关相对透明,执法较为严格,没有听说过篡改原始数据的情况。
根据这个情况,可以说明本次上海统计局人口数量的统计结果是真实可信的。即使考虑到统计的误差,人口数量短期内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也是没有问题的。
政策要求,绝非偶然
对于熟悉上海市政规划的人们来说,本次人口数量下降的消息是完全符合政策预期的。在今年年初,上海市市长杨雄就明确表示过,“十三五”期间上海将坚持综合施策,严格控制人口规模,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。为了完成这个目标,上海市政府制定推行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,无论是户籍政策,还是产业政策,都力求人口数量的下降和质量的提升。
在户籍政策方面,上海市外来人口综合管理办公室将相关的“统计考核”指标细化到了每一个镇。对于私自改建“群租”问题的管控,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。浦东张江的“玉兰香苑”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由动迁房形成以租户为主的大型社区。这里的房东,绝大部分都将非自住的大户型房屋,分隔成小户型,供给大量在张江地区工作的外来年轻人。然而,这一状况在去年有了巨大的转变,所有的房屋均按照要求恢复原样。一时间,很多人不得不重新寻找住处。金山,曾经一直是很多外来人口的聚居地,人们做着各种各样的小买卖。在几经整顿治理之后,现在的金山已经没有了往日热闹非凡的场景。
而在针对高校“应届毕业生”的户籍管理上也变得更为严格。以前的“应届生”在毕业时,如尚未找到工作或继续升学,是可以将户籍在学校托管两年,很多人在这两年里得以找到机会,最终落户上海。而如今,毕业时如未能满足落户要求,便需要将户籍转回原籍。上海户籍政策的具体实施,无疑是常住人口数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在产业政策方面,“去污去产能”的要求,使得各种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在上海踪影难觅。严厉的税收、削减的补贴、高昂的企业用工成本(上海企业2015年每月最低用工成本为3508.305元/人)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挤出上海。川沙的一些机械制造类企业,在迪士尼项目建设期间,更是被请出原来的租赁地。这些企业最终选择了政策优惠的嘉兴、昆山等地。许多企业老板很多都早已安家上海,面临当下的情形,去留也成了他们的问题。而用工企业的迁出,加之经济下行,使得上海本地的用工需求大幅下降。
结合以上情形可以看出,上海地方政策的实行,在人口数量控制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。那么,除此以外,又有哪些值得考量的因素呢?
多重因素长期积累
影响人口数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、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。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,经过多年的发展,早已迈入了“老龄化”社会。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。所以,即便考虑到上海巨大的人口基数,面对自然增长率的下降,人口数量的增长也是难以为继的。另外,人口迁移论的鼻祖莱文斯坦曾在《人口迁移法则》中提到:“人口迁移以经济动机为主,虽然受剥削、受压迫,苛捐杂税,生活条件,气候,地理环境等因素是促使人们迁移的重要原因,但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原因仍是经济因素。人们为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迁移占全部迁移的绝大多数。”上海高昂的房价、物价使人们的生活成本压力巨大,教育政策、医疗政策也给外来人员,尤其是他们的家庭笼罩着巨大的阴影。在上海寻找机会的人们,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情况,做出新的选择。
以上这些因素在上海是长期存在的,之前并没有造成上海市人口数量出现下降,现在的下降并不是短时间某个因素使然,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积累,加上政策催化的结果。同时,也应该注意到,这一次上海人口数量的下降,也只是显示出了短期内人口下降的趋势,并不能就此得出上海人口数量已经得到控制,或者说进入到了下降通道的结论。只能说上海市人口数量的下降符合政策的要求,同时也受到多重因素积累的客观影响。
人口质量提升与区域协同发展
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,为了解决城市服务功能的压力,为了上海未来稳定的发展,城市政策的制定者们依然面临着重重难题。一座城市会描绘出它的蓝图,而在其中生活的人们也会用双脚做出自己的选择。
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,经济的增长受到人口、资本、技术的共同影响。面临上海人口数量必须得到控制的限制条件,提升人口质量是弥补人口数量不足的一条出路。如何提升上海人口质量,将是上海未来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。
同时,上海的经济发展不能只聚焦在其自身的发展上,而应该放眼整个长三角,发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优势。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的核心,发挥其带头作用,充分调动区域各地方的比较优势,使整个长三角的经济得到稳健的发展。同样人口稠密的日本,便有东京、大阪都市圈这样成熟的例子,可供我们参考。上海人口减少,而整个长三角人口增加,并且经济稳定发展,将是一个可喜的结果。然而,我们的地方政府之间,由于利益的冲突,还缺少更为深入的合作,还需要中央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推进。